“网红”村嫂:活在山水之间
绍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原来你是这样的 “网红”村嫂:活在山水之间 2016年07月11日 12:24:09 来源:
沈映芹在网上接单
沈映芹的手工插花(资料图)
黑色修身短袖,橘红色的八分阔腿裤,脚踏一双今夏备受各大女星喜爱的黑色绑带尖头高跟凉鞋,齐刘海的过肩长发散落在肩头,优雅地行走着,橘红色的麻纱随风摇曳生姿……初次见到沈映芹,彻底颠覆了我们心目中的“村嫂”形象,更出人意料的是,身为一名小村落里的“70后”,她的思想竟跟穿着打扮一样“时髦”,玩微店、做淘宝样样不在话下,不愧为诸暨市“十佳电商创业女性”。
一大早沿着盘旋山路而上,领略了一番东白湖的“绝代风华”。我们到的时候,作为妇女主任的沈映芹正在里四社区服务中心值班。
2013年,沈映芹当选村妇代会主任后,带领着“村嫂”们从打麻将、跳舞的生活中走出来,鼓励大家开网店,还开办了免费的电商培训班。如今,这个村里已经有100多家电商,年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大山里的特产通过网络走向全国,甚至海外,前不久,沈映芹的故事还走进了央视。
仔细包装自制土特产
教蔡燏(右一)如何办网店
因为爱情,背井离乡来诸暨
“来,茶喝口,风凉风凉……”一见面,沈映芹便操着诸暨方言笑盈盈地招呼我们,要不是早被告知她老家是广西的,还以为是土生土长的诸暨人呢。“入乡随俗嘛,嫁到诸暨自然要讲诸暨话喽。”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句话还真不假,一个是浙江诸暨人,为了生活在外奔波,一个是广西武宣县人,本是农垦系统的骨干,为了换一种生活方式,“金饭碗”说扔就扔,毫无交集的两人在广西南宁相遇,一见钟情,适婚的两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双方经过一年多的了解,1999年,沈映芹嫁到了东白湖镇里四村八石畈自然村。“那时我28岁,都是大家口中的老姑娘了,心想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当然,在我眼里他的颜值还是很高的。”说起丈夫,沈映芹脸上挂着自己都未察觉的甜蜜。
然而,那时的八石畈自然村贫穷落后,交通不便,所以夫妻俩没在村里呆多长时间就到外面打工,2005年辗转去了老家广西。经过六年的打拼,沈映芹已是广西某区域矿泉水的代理商,对挖自深井的矿泉水,练就了一尝便能品出其中成分的好功夫。2011年,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沈映芹一家三口回到了诸暨。“儿子上了一年级后,成绩不太理想,诸暨人重视教育,所以就决定回来了。”背井离乡、卖掉房子、舍弃蒸蒸日上的事业,问她后悔吗?沈映芹淡然一笑:“回来半年内,儿子的成绩立马上去了,这便值了。”
就在回到村里当年的11月,在只了解淘宝开网店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沈映芹注册了“小斯农家诸暨特产店”,开始了边学边接单的淘宝生涯。刚开始以卖野菜为主,边学边做,没有快递进村,要到几十公里外的集镇上发货,步行到公交车来回折腾,尤其是冰雪天,几十个订单,得深一脚浅一脚地用扁担挑出去。偏远农村开网店的艰辛可想而知,谈起创业路上的辛酸,沈映芹轻描淡写地说,“说实话,这要在早几年问我,我肯定会一股脑地抱怨个不停,现在回首创业路,就只剩下感动了。”
为村民做电商培训
示范开设网店流程
村里的“知心大姐”和“90后”打成一片
回想起自己的第一份淘宝订单,沈映芹依旧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眉飞色舞地跟记者描述当时的场景,“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惊喜。”沈映芹的淘宝店是村里第一家淘宝店,开张后不久就接到一个单子,客户希望能给个折扣,沈映芹欣然同意了,可是不知道“打折扣”该如何操作,那时恰好是假期,就跑去附近一个大学生那请教,来来回回改了有一个多小时,客户一直很耐心地等待,这让沈映芹心中充满感动,“虽然只是一斤香榧,但对当时啥都不懂的我来说,感觉好大一单哦,后来客户还给了我好评。”
因为受到过大学生的帮助,沈映芹对村里的“新生代”尤其热心。村里的年轻人都喊她“知心大姐”,有些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家里管教不好,沈映芹就会找他们谈谈心,做些心理疏导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若遇就业困难,也会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
这不,在里四村村村通服务站的多媒体培训教室里,沈映芹正在手把手教一个男孩子开网店,网店申请、取店名、店面装修、打包包装……一步步教,一点点解答,大概讲了有一个多小时。原来这个叫蔡燏的“90后”男生,刚从上海某大学物流专业毕业,最近在家里闲着,看到淘宝店生意红火有些“眼馋”,就来向沈大姐“取取经”。
里四村一景(资料图)
骨子里透着“小资” 卖的是“情调”
聊得兴起,不知不觉已到吃饭时间,沈映芹邀请我们上她家吃午饭,盛情难却,于是厚着脸皮去蹭饭了。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走个三五分钟就到了,一进门,就被柜台格子间的各种“凹造型”木雕吸引了,正醉心欣赏中,飘来一句,“这是我在山上捡来的木头,好看吧!”见我们震惊得嘴里都能塞下一个蛋了,沈映芹好笑地指着客厅里几个精致的小木墩,“这也是我从山里拖回来的废木头,稍微收拾一番就变身成了小椅子。”
转了一圈后,发现家里每个角落都有女主人的一番巧思,处处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就像沈映芹自己说的,“其实我骨子里是有些小资情调的,就连卖东西也一样。”曾有一位江苏客户在淘宝上向沈映芹询问荠菜,她二话不说立刻赶往山间寻觅,走着走着突然在山坳里发现“一大片绿”,拍照发给那位客户后,对方当即下决定购买。“其实客户买不买都无妨,刹那间偶遇荠菜感觉发现金子般,这足以让我满足。”而让沈映芹温暖的是这位客户把包荠菜饺子的全过程都记录下来与她一起分享,“让我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充满感动。”
少女时代的沈映芹最爱唱歌,组过乐队,当过主唱,参加工作后,还代表单位参加歌唱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结婚多年依旧初心未改,农活也能干出“文艺范”。每天一大早,沈映芹就哼着小曲儿、踩着晨露、提着篮子到菜园去摘菜;晚上路边散步的时候看到野花就“心痒痒”,总会忍不住摘一把回家;回广西老家却不远千里抱回两个空酒罐,只是觉着适合插花;会连续一周跑去市区看书……
厨房里,沈映芹一边手脚利索地忙活,一边和我们唠嗑。“吃饭了,没啥好菜,都是自家种的蔬菜。”半个小时左右,桌上绿油油的一片很有食欲:毛豆、茄子、生菜、四季豆、笋干,全是沈映芹一个人种的,量不多,刚好够一家三口吃。“我种菜不为省钱,纯粹是因为享受那个采摘的过程。”
“接下来会把脚步放慢点,好好沉淀下自己。”沈映芹开玩笑说,自己是一个“脑洞大开”的人,不经意间就会冒出小灵感,所以梦想开一个手工工作室,把奇思妙想融进一个个细小的零件,创造出自己喜爱的东西。
作者:何丹 杨昕/文 石皎月/摄 编辑:陈文华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