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了,鱼来了,渔文化在哪儿?
绍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水清了,鱼来了,渔文化在哪儿? 水+文化+旅游,一个现实的课题 2016年07月18日 07:58:10 来源:
大网捕鱼(资料照片) 记者 何雯 摄
2.5公斤重的白条,3公斤重的鲤鱼,5公斤重的花莲……日前,越城区城西迎恩门的官渡大河里,有渔民在这里“牵鱼”。渔网越收越小,欢快的鱼儿在网里上蹿下跳。渔民们抱着“牵”起来的大鱼,就像抱着一个个刚出生的婴儿,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收获感。河坎边上,人们观赏之余兴奋得跃跃欲试。
牵网拉鱼,水欢鱼乐。当这些远去的记忆和淡忘的生活被重新拾起时,一个新课题也摆在面前:“五水共治”后,水清了,鱼来了,“鱼米之乡”绍兴的渔业文化在哪儿?
城西要建个“渔镇”
“原来鱼是这么捕上来的呀!”市民李女士等人在这次“牵鱼”活动现场看得惊叹不已。“牵鱼”,是绍兴“鱼米文化”中一种特别的捕鱼方法。在绍兴的习俗中,渔民们会带着大大的渔网,撒向渔场,因为网眼比较大,“牵”起来的基本都是大鱼。
渔民在“牵鱼”,邀请大伙来体验各种渔事之乐,这只是官渡水域呈现的一景。城西迎恩门外,越城区金德隆文化创意园勾勒的“渔镇”全貌,整合了上官渡、下官渡、章河塘、古运河等区域水资源,通过充分挖掘绍兴水城旅游文化和渔业文化,重现“水、船、渔”为特色的渔乡小镇。
根据规划,官渡“渔镇”涉及水域面积达2700多亩,承载着古城绍兴“鱼米之乡”渔村文化的历史。整个项目总规划投资5个亿,将做足这里的“渔”文章。比如,渔事体验、渔市集会。
而除此之外,让水灵动起来,这里还会有很多故事和情怀。“目前,相关规划还在进一步细化中。”越城商贸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赵雄伟说,依托渔业做长产业链,这里还将打造绍兴版的“渔人码头”,通过文化、商业和旅游相结合开发,打通古城内外的水上游线。同时,引进皮划艇、鱼餐厅、鱼米博物馆等文化渔乐项目。以渔业为线,串起治水、旅游、文化、餐饮这串“珍珠”,打造绍兴渔乡小镇新地标,挖掘水文化,多角度展示水城的生态美。
水城曾因“渔”而名
水是绍兴的灵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绍兴河网星罗密布,水多鱼多,渔业也成了水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靠打渔为生,以水产养殖兴市,绍兴越城历史上有3个有名的渔村:则水牌水产村、马山豆姜水产村和灵芝水产村。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绍兴越城可供养殖的水域越来越少,传统渔业面临转型,水产村不少做了一辈子渔民的村民也就此赋闲。
“历史上,绍兴曾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绍兴水利专家邱志荣说,绍兴是中国最早养鱼的地方之一。而2500多年来,绍兴人因地制宜,开创了独特的渔业文化,成就了“鱼米之乡”的美名。
清水流淌,桨声欵乃,船头鱼贩子捞着活蹦乱跳的鱼和虾,传来阵阵叫卖声。这是很多“老绍兴”对水城的记忆。买鱼是这样买的:河沿上一个篮子递下去,称好,拉上来,几块钱。鱼很多,很便宜……
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工业化步伐加快,承载这座城市的水环境发生变迁,让因水而兴的渔文化几近消逝。“从事专业捕捞的渔民越来越少,地笼、电捕等野蛮掠夺性捕捞却越来越多,对水乡渔业资源造成了破坏。”越城区东湖镇水产村党总支书记高关兴说。
以东湖镇水产村为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以捕鱼为生,全村1000多只渔船曾是一道风景。那时候,绍兴越城大部分水域被他们村的村民承包了。现在渔民只剩下300人左右,而且年纪基本都五六十岁了。渔业资源少了,从业者青黄不接,渔文化正不断消失。
渔文化如何传承?
“绍兴越城喊了多年的‘水上游’却一直只有乌篷船和环城河夜游两个项目,真正要把外来客人留下来,还需要在水资源上深挖产业链。”绍兴旅游界一位资深人士表示,绍兴的水文章还没有做透,其实“水上游”还是需要有鱼米之乡文化的展示。
“这几年,随着绍兴‘五水共治’推进,水环境在转好。水清了,鱼也回来了。”绍兴市环保局副局长胡剑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变迁,一种自然平衡被打破。许多地方河水黑臭,垃圾漂浮,鱼虾绝迹……1999年,绍兴启动城区防洪与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后,各种治水行动从未停止。但旧平衡打破,新平衡还没真正建立起来。“五水共治”推进综合治水,“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双重战略的实施,在古城再现“鱼米之乡”的画卷令人期待。
从城区内河水质来看,总体水质正越来越好。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城区内河27个断面有10个是Ⅰ~Ⅲ类水,13个达标,达标率48.1%,同比上升14.8%。而综合污染指数则下降不少,同比下降14.5%。
胡剑说,绍兴总体水环境质量改善很多,鱼生存的水质基础已经有了,鱼回来正当时。
不过,鱼回来了,我们的渔文化在哪儿呢?事实上,为了复兴鱼米文化,这两年绍兴也一直在探索。在瓜渚湖、青甸湖、镜湖、陶堰、上虞……各种各样的“捕鱼节”陆续上演,各种体现水乡特色的“牵网拉鱼”娱乐活动和可赏可玩的休闲活动,颇受市民欢迎。
“但还是期待好的项目。”绍兴市水政渔业执法局局长徐国牛说,适当整合规划,规范管理和开发,这几年绍兴还在不断尝试。希望能有好的模式和项目,既能满足饮食消费,又能开发休闲、观赏类渔乐,真正打造水乡特色的“鱼米之乐”,把渔文化留下来。
水乡鱼“跃”正当时
则水牌水产村的王恩光,最近凭着“稳笃公”的技艺正在向省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稳笃公,是潜水捕鱼的一种技艺,在寒冷的冬季渔民下水,双眼紧盯水面观察水中的鱼情,最终实现捕鱼的目的。这种精湛的技艺代表的是绍兴水乡的一种渔业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王恩光说,申报这个项目,正是想把绍兴的渔文化传承下去。
水文化、渔文化,最终需要展示的是绍兴亲水、护水、爱水的人文环境。让渔文化跃然在水上,串起治水、文化、旅游、餐饮这串“珍珠”,或许不用三五年,“渔镇”重现时,梦里水乡归来正当时。
不过水和渔如何更融合,这就需要创意对接。绍兴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说,把一些自然环境特色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关键要做出一个“特”,与产业特色相结合。打造“渔镇”,在挖掘游、乐、水文章时,产业特色怎么与创意相结合,创意怎么做出特色,和“文化+旅游”紧密相扣,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不过,水乡回归也不只是简单的几个项目堆积。“一定要准备目标市场,而且还要以生态为基准。”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章融说,重塑“渔镇”、做成文化传承的样板固然是好事,但从文化经济账的角度看,他觉得项目推进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好水环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如何真正将生态产业化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比如,项目开发、游客输入如何避免对水域造成影响,两岸开发如何做到资源利用和管理并重,从而真正实现人水和谐和渔文化传承。
作者:记者 汤桂平 实习生 金恬 编辑:陈文华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